高渗尿和低渗尿的区别在于渗透压不同、临床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注意事项不同、产生电解质紊乱的概率不同等。
1、渗透压不同
高渗尿是指尿液的渗透压比较高,而低渗尿是指尿液的渗透压比较低。
2、临床意义不同
高渗尿主要见于脱水、等渗性失水等情况,由于水分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导致尿液的渗透压升高,从而出现尿液浓缩的情况。低渗尿主要见于肾小管损伤等情况,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导致尿液的渗透压降低,出现尿液稀释的情况。
3、应用不同
高渗尿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如高热、昏迷、休克等,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脑水肿等疾病。低渗尿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低钾血症、心力衰竭等疾病。
4、注意事项不同
高渗尿液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如果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则需要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低渗尿液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如果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则需要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5、产生电解质紊乱的概率不同
高渗尿液中的水分含量比较多,可能会导致身体内的水分过多,容易引起水中毒,从而导致体内的电解质紊乱,产生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等情况。低渗尿液中的水分相对较少,可能会导致身体内的水分过少,容易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了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