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迅速繁殖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而非传染性疾病。虽然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的致病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这种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伤口或黏膜破损处。对于健康人而言,健全的免疫系统能有效抵御这些致病菌,因此败血症患者的血液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传染。
如果败血症由特定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原虫引起,并且这些病原体存在高度传染性,则败血症患者的血液可能具有传染性。例如,由艾滋病毒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患者的血液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血液制品、共用针头等途径传播。
与败血症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免疫力低下、皮肤损伤以及有静脉注射药物史。与败血症患者密切接触时,应避免与其体液直接接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