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可以通过改变体位、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置管术等方式排出,建议家长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改变体位
如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导致水肿的情况加重,从而引起耳闷、耳鸣等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让儿童改变体位,可以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的方式,有助于积液的排出。
2、药物治疗
如果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积液量比较少,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呋麻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咽鼓管功能,从而促进积液的排出。
3、鼓膜穿刺抽液
如果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积液量比较多,通过上述治疗无法改善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使用鼓膜穿刺抽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耳内的积液抽出,从而缓解症状。
4、鼓膜切开术
如果患儿通过上述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鼓膜切开术,有助于排出积液。
5、置管术
置管术是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在耳内镜下将鼓膜切开,再将导管插入鼓室内,并将导管的一端放入鼓室内,能够使黏膜充血、肿胀,从而改善咽鼓管功能,达到引流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儿童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儿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