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部有气泡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支气管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湿肺、先天性肺泡性肺气肿等疾病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在肺部发育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肺泡破裂,从而导致肺部出现气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会逐渐恢复正常。
2、支气管炎
新生儿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感染、吸入过敏原等原因所致,由于炎症刺激支气管黏膜,从而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肺部有气泡的情况。如果新生儿症状较轻,可以适当喝温开水进行缓解,但如果新生儿症状较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可能是由于吸入羊水、胎粪等原因所致,由于炎症刺激肺部黏膜,从而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肺部有气泡的情况。如果新生儿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氨苄颗粒、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新生儿湿肺
新生儿湿肺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出现的肺部疾病,由于新生儿肺部发育不成熟,从而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出现新生儿湿肺的情况。如果新生儿症状较轻,可以适当给新生儿喝些温开水,有助于促进新生儿湿肺的恢复。但如果新生儿症状较重,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混悬液、氨溴索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先天性肺泡性肺气肿
先天性肺泡性肺气肿可能是由于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原因所致,由于肺泡腔内气体无法排出,从而导致肺部出现气泡。如果新生儿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氨茶碱片、沙丁胺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新生儿症状较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家长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带新生儿外出,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