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外用抗生素药一般是指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外用抗生素类药物的危害,主要包括皮肤刺激、皮肤过敏、产生耐药性、引发细菌感染、引发系统性疾病等。
1、皮肤刺激
外用抗生素类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具有抗感染的作用,但是如果患者未遵医嘱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刺激,从而出现皮肤发红、刺痛等不适的症状。
2、皮肤过敏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外用抗生素类药物过敏,此时使用该药物以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等现象,甚至还会伴有长皮疹的症状。
3、产生耐药性
如果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可能会使身体产生耐药性,从而无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引发细菌感染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从而更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5、引发系统性疾病
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外用抗生素类药物,还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系统性疾病,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等。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外用抗生素类药物,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