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吃过之后撤退性出血怀孕的几率一般不大,但也有可能会怀孕,具体需要根据服用避孕药的类型来判断。
1、服用短效避孕药
如果服用的是短效避孕药,比如复方炔诺酮片、复方醋酸甲地孕酮片等,在服用后出现撤退性出血的现象,一般是由于药物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发生脱落而引起的,这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怀孕的几率一般不大。
2、服用紧急避孕药
如果服用的是紧急避孕药,比如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等,在服用后出现撤退性出血的现象,一般是由于药物作用于体内的激素水平,导致子宫内膜出现异常增厚,从而引起的,这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怀孕的几率一般不大。
3、长效避孕药
如果服用的是长效避孕药,比如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依托孕烯等,在服用后出现撤退性出血的现象,一般是由于药物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出现异常增厚,从而引起的,这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怀孕的几率一般不大。
4、长效避孕针
长效避孕针是由长效雌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配制而成的,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5天和第25天各肌注1次,然后在月经周期的第5天和第25天再各肌注1次。长效避孕针的避孕有效率达到98%以上。但是,长效避孕针的副作用也比较大,可能会引起月经失调、闭经、肥胖等症状。
5、探亲避孕药
探亲避孕药是指在性生活中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为了避免怀孕而采用的避孕方法。这种药物也会导致撤退性出血,但怀孕的几率一般不大。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怀孕的计划,应注意做好避孕措施,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患者在服用避孕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