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遗传吗

于钟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可能是遗传的,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可能通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隐性遗传等方式遗传给下一代。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发病机制涉及胆红素代谢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如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这些过程受特定基因调控,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进而引发黄疸。因此,该疾病的遗传模式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隐性遗传,从而影响后代的发病率。
如果父母双方均携带致病基因但未表现出症状,则子女有50%的概率继承此基因组合,但仍有可能不出现黄疸症状。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表观沉默”或“基因沉默”,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由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建议患者在确诊后定期监测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避免饮酒和使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黄疸加重。
66
2024-06-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