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性疾病
1.伤寒:主要由于伤寒杆菌经消化道传播,在肠道内繁殖,侵袭肠黏膜而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消瘦为主,并伴有头痛、眼眶痛、干咳等症状。同时可伴随有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的现象,检查可见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降低。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氯霉素、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副伤寒:主要是由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后,摄入伤寒杆菌引起的。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现象,部分人群还会出现玫瑰疹及脱皮屑样鳞屑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白细胞下降,从而会出现上述情况。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环丙沙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非感染性疾病
1.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免疫介导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上通常会表现出躯体近端发热、球结合膜充血、唇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以及草莓舌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累及心肌、冠状动脉等部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梗阻等情况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诱发上述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
2.白血病: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的克隆性病变,其特点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大量增生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出血、骨骼疼痛、乏力、头晕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就会造成以上结果。此时需配合医生采用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注射用柔红霉素等药物进行化疗。
3.恶性肿瘤晚期:如果自身存在胃癌、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随着癌症细胞的扩散,也会影响机体正常功能,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影响淋巴细胞数值。对此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该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若长期无法改善,还需积极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