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一般是指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住院14天,突发抽搐一般不是实。可能是由于水电解质紊乱、高热、神经系统损害、继发感染、肺部感染等原因导致。
1、水电解质紊乱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由于体内的病毒大量繁殖,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以及电解质大量流失,从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导致患者出现四肢无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抽搐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葡萄糖等药物进行治疗。
2、高热
患者在发病期间由于体内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体温升高,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体温持续升高,从而引起高热惊厥,导致患者出现抽搐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神经系统损害
流行性出血热会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头晕、头痛、抽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继发感染
如果患者在发病期间不注意自身的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体内,从而引起继发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肺部感染
如果患者在发病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从而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