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得了癌症,检查血常规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查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数值发生变化的,但是无法确诊是否患有癌症。
1、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抗病的作用。如果身体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出现偏高的情况。如果得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偏低的现象。
2、红细胞
红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血细胞,可以起到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如果身体受到外伤导致失血过多,可能会导致红细胞计数偏低的情况。如果患有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导致红细胞计数偏高的现象。
3、血小板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如果身体受到外伤导致出血,血小板可以起到凝血的作用。如果患有白血病,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情况。
4、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检测多种肿瘤,包括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肺癌等。如果患有癌症,癌胚抗原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5、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属于白蛋白家族,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肝癌、胚胎瘤等情况。如果得了癌症,甲胎蛋白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另外,如果患者怀疑自身存在癌症,还可以及时就医,通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