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在中医上称为颤证,治疗颤证的中药一般有生龙骨、生牡蛎、天麻、钩藤、茯苓等。颤证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髓海不足、髓亏等引起。
1、生龙骨
生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失眠、癫痫、惊悸、自汗、盗汗等。
2、生牡蛎
生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等。
3、天麻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
4、钩藤
钩藤是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叶,味甘,性凉,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惊痫抽搐等。
5、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定等。
需要注意,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