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因素
如果饮水较少或长时间憋尿,则可能会造成排尿异常,出现尿液浓缩现象,从而刺激局部组织引起尿道瘙痒的症状发生。此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喝一些温水促进新陈代谢,缓解不适症状即可。
二、病理因素
1.泌尿系统感染:由于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细菌入侵引发炎症反应,当炎性分泌物刺激到黏膜时可引起尿道瘙痒,并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泌尿系统结石:若存在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情况,则会因为结石对周围组织产生摩擦而引起瘙痒感,还可伴随有排尿困难、腰腹部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来治疗,必要时也可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方式将结石击碎并排出。
3.淋病:主要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期间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尿急、尿痛以及尿频等现象。同时还会伴有龟头痛、阴茎肿胀等不良反应。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4.非淋菌性尿道炎:通常是由支原体或者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起病比较隐匿,但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患病以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尿道刺痒、尿痛以及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增多的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罗红霉素分散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尖锐湿疣有关。通常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性疾病,好发于生殖器部位,当病毒侵入机体之后,会在体内大量复制,诱发皮肤损害,从而引起局部丘疹、菜花状赘生物以及糜烂性溃疡等现象。若疣体生长在尿道部位,就会引起上述情况。对此应遵医嘱使用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治疗,严重者则需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