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发生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以及宿主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毒力,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毒力较强,因此由该类病原体引起的败血症更为严重,死亡风险也相对较高。此外,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常伴有感染性休克,此时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微血栓,进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败血症患者如果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死亡风险。
在诊断为败血症后,应立即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皮肤破损和黏膜损伤,是预防败血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