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房长个火疖子似的疙瘩,多考虑是乳房皮肤毛囊炎导致的,也不排除是乳房湿疹、乳腺炎等原因导致,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的治疗。
1、乳房皮肤毛囊炎
该疾病多考虑是患者在哺乳期时不注意乳房部位的清洁卫生,导致细菌入侵,引起局部毛囊组织感染,出现局部皮肤起丘疹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乳房部位的清洁和卫生,不要用手抓挠,症状严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2、乳房湿疹
可能是患者本身就患有乳房湿疹,由于乳房部位比较潮湿,从而导致细菌滋生,诱发湿疹,出现上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乳房部位的清洁,穿宽松透气的内衣,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乳腺炎
可能是患者在哺乳期时,不注意乳房部位的清洁卫生,导致细菌入侵,从而出现乳腺炎症,炎性物质刺激乳房皮肤,导致出现上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乳房部位的清洁和卫生,及时更换内衣,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乳腺增生症、乳腺结节、乳腺囊肿等原因导致。如果症状较为严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