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心衰,可能是因为细菌侵袭心脏瓣膜,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引起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是由于细菌或真菌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心脏杂音等症状。若感染持续存在,且未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细菌或真菌侵袭心脏瓣膜,引起瓣膜损伤,导致心脏舒张或收缩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心力衰竭的情况。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心衰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例如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或者是阿莫西林等。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患者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心脏瓣膜修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