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0- 39.net
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导致腹泻症状。
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摄入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后,病原体进入人体并定植于肠道内,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沙门氏菌等,它们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使水分和电解质快速流失,从而引发腹泻。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症状是频繁的水样便或稀便,可能伴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甚至休克。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病原体。此外,也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和脱水程度。针对感染性腹泻,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例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等,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对于病毒感染,则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同时,补充电解质溶液或口服补液盐有助于缓解脱水症状。
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和饮用未经消毒的水。如果出现腹泻症状,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