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化学性肝损伤是指什么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化学性肝损伤是指肝脏受到化学物质的损害,导致肝细胞受损。
当人体摄入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时,这些物质可能会被肝脏代谢并转化为有毒的中间产物。如果这些中间产物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它们会积累在肝脏内,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从而引发化学性肝损伤。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伴有黄疸、腹痛等表现。
针对化学性肝损伤,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以及胆红素水平检测。此外,超声波检查也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可以评估肝脏结构和大小的变化。对于轻度的化学性肝损伤,一般通过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饮酒和使用对肝脏有潜在危害的药物等方式来保护肝脏。而对于严重的化学性肝损伤,则需要遵医嘱服用护肝药,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
日常生活中应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同时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长期从事与化学品有关工作的人群,以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肝损伤风险。
66
2024-06-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