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郁不舒证
表现为病初起时,局部丘疹色红如簇,或伴有微痛、瘙痒,搔抓后可呈糜烂、渗出;严重者患处皮肤粗糙肥厚,出现裂隙,结痂并逐渐增厚。治疗宜疏肝解郁、清利湿热,方用消疣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荆芥穗、大青叶、白鲜皮等。
二、脾虚生湿证
表现为疣体柔软,散在或聚集分布,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无痛痒感觉,若遇潮湿则迅速增大增多,并有脓性分泌物。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腻,脉濡缓。治疗宜健脾化湿、软坚散结,方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龙胆草、柴胡、黄芩、车前子、泽泻、赤芍、当归、苍术、陈皮、半夏、茯苓、猪苓、萆薢、石韦、薏苡仁等。
三、热毒蕴肤证
表现为疣体柔软且密集,颜色暗红或正常肤色,边界清楚,周围有浸润性红晕,触之疼痛,有灼热感,尿道口常流出黄色黏稠脓液。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数。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有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丹皮、赤芍、紫草、金银花、连翘、川芎、益母草、牡丹皮等。
四、肝经湿热证
表现为疣体坚硬,单个或多发,大小不等,形似菜花,边缘隆起,周边有卫星样疣,湿润而污秽不堪,有腐臭气味,尿道口常溢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方用龙胆泻肝丸加减,常用药物有人工牛黄、山栀、黄芩、泽泻、木通、当归、甘草等。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避免不洁性生活。也可通过激光疗法、电灼法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遵医嘱按时用药,促进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