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胆囊切除后对肠道的影响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胆囊切除后可能引起术后肠功能紊乱、术后疼痛导致进食减少、术后营养吸收障碍、术后电解质失衡、术后胆汁分泌不足等风险反应。
1.术后肠功能紊乱
术后肠功能紊乱可能是因为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和肠道神经反射性痉挛。会导致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不适症状,进一步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2.术后疼痛导致进食减少
术后疼痛可能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进而引起进食量下降的情况发生。长期进食过少会引起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恢复。
3.术后营养吸收障碍
术后营养吸收障碍主要是因为胆囊切除后胆汁储存和浓缩的功能丧失,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表现为腹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贫血等问题。
4.术后电解质失衡
术后电解质失衡通常是由术后禁食期间液体摄入不足以及术后疼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所致。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肌肉抽搐、心律不齐等严重并发症。
5.术后胆汁分泌不足
术后胆汁分泌不足是由于胆囊被移除后,肝脏产生的胆汁无法被有效地储存和浓缩。这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可能导致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术后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红肉和黄油,以减轻肠道负担。
66
2025-02-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