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以疣状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口腔内不易发生,损害仅限于口腔黏膜上皮内,可发生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的赘生物。人乳头瘤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在黏膜细胞中可大量复制,引起上皮增殖,形成白色或淡红色的疣体,表面易发生糜烂。通常感染后6周左右,免疫系统就可清除人乳头瘤病毒,但部分患者免疫力较低,或者是疣体较大、较多,可能需要12周左右才能清除人乳头瘤病毒。
口腔尖锐湿疣可以通过醋酸白试验、免疫学检查等检查确诊,感染后可以使用氟尿嘧啶软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高频电刀、剪切术及刮除术清除皮损。在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避免发生不洁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