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后期容易流产的原因主要有胎儿因素、母体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
1、胎儿因素
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数目异常更常见。常见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有13、18、21三体等。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易位、倒置、缺失等。
2、母体因素
(1)生殖道畸形
子宫畸形,包括子宫发育不良、双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可影响胚胎着床发育而导致流产。
(2)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重度裂伤、宫颈内口松弛等可导致胎膜早破而发生晚期流产。
(3)内分泌失调
黄体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流产。
(4)全身性疾病
如严重贫血、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可导致胎儿缺氧,从而导致流产。
(5)创伤
孕妇腹部受到外力撞击、性生活刺激等因素可能导致流产。
3、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砷、铅、甲醛、苯、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导致流产。
4、疾病因素
孕妇患严重贫血、高血压、心力衰竭、慢性肾炎、内分泌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疾病可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
5、心理因素
过度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可能引起孕妇机体应激反应,导致流产。
若出现流产症状,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胎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