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两针可以间隔时间超过一年,但建议尽量按时接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以及低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可以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一般在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通常需要打两针。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程序通常为,第一针在6个月龄时接种,第二针在1岁半时接种。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在规定的年龄接种,后续没有及时接种,超过一年后也可以接种,一般不会影响疫苗效果。但建议尽量按时接种,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如果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接种疫苗后应注意局部护理,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另外,建议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