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骨显像的危害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骨显像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示踪骨骼状况,其潜在危害包括放射性剂量暴露、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和假阳性结果。
1.放射性剂量暴露
骨显像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会释放电离辐射,导致人体受到一定剂量的放射性照射。短期效应包括恶心、呕吐和疲劳,长期效应则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肾功能损害
放射性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时,会对肾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急性肾衰竭的情况。
3.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骨显像剂中的化学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当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这些外来物质时,就会引发过敏症状。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4.注射部位疼痛
由于骨显像过程中需要将放射性药物注入体内,因此可能会出现局部肌肉紧张或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疼痛感。这种疼痛通常为暂时性的,一般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但若持续时间较长,则需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5.假阳性结果
某些疾病状态如感染、外伤等可导致骨骼代谢异常活跃,在进行骨显像时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如果发现假阳性结果,应进一步评估患者的临床状况,排除其他潜在原因,避免误诊。
在接受骨显像前,应确保告知医生任何已知的健康问题及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评估个体化的放射性剂量。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