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布氏杆菌病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产品传播。
布氏杆菌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布氏杆菌侵入人体后,在血液和淋巴系统繁殖,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该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导致宿主免疫细胞受损,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贫血等并发症。
针对布氏杆菌病的诊断通常包括血常规、尿常规、PCR检测以及细菌培养。此外,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骨髓穿刺以评估是否存在骨髓炎。对于确诊的布氏杆菌病患者,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链霉素、四环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同时,应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肉类食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由于布氏杆菌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患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免造成传播。
66
2024-07-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