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热镇静剂
退热镇静剂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来降低体温和缓解抽搐。例如,可以使用片、水合氯醛等。对于存在高热惊厥史且伴有严重高热及抽搐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以控制症状。
2.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利用降低身体表面温度的方法帮助散热,如温水浴或湿毛巾敷于腋下、腹股沟处。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用上述方法促进散热降低体温。但注意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引起感冒。
3.针灸穴位疗法
针灸穴位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体内气血平衡,达到退热效果。如曲池穴、合谷穴等。适用于小儿急性发热且对药物过敏或不宜用药者。由专业医师操作。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敷于特定部位,如大椎穴、涌泉穴等。此法适合体质虚弱不耐受发汗类退热药的小孩。需密切观察皮肤变化以防过敏反应发生。
5.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防止脱水,并支持新陈代谢过程。可通过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实现。在高热状态下,尤其是儿童,为了预防因高温引起的代谢率增加而造成的脱水风险。
针对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孩子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家长要保持冷静,遵循医嘱,合理使用退热镇静剂,确保孩子安全度过高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