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药一般指抗精神病药物。吃了十年抗精神病药物马上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也可能会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伤、产生药物依赖性、撤药综合征等。
1、病情复发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病,如果患者服用该药物十年,其病情可能已经得到控制,但是如果突然停药,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出现精神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继续服用此药物进行治疗。
2、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也有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则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咨询医生,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3、肝肾功能损伤
由于抗精神病药物需要经过肝肾进行代谢,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则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从而引起肝肾功能下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私自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产生药物依赖性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药物浓度过高,从而出现药物依赖性。如果患者在停药时不遵医嘱,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5、撤药综合征
撤药综合征是指在停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失眠、焦虑、烦躁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或者擅自停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