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埋针疗法的危害

牛勇毅 眼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埋针疗法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将刺激性的药物埋入皮下,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但如果埋针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疼痛、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危害。

1、皮肤红肿

如果埋针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局部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皮肤红肿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2、疼痛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埋针中的药物过敏,可能会使局部的皮肤出现疼痛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皮肤发红的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胶囊、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感染

如果在埋针时不注意无菌操作,可能会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皮肤发红、流脓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医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出血

如果患者在埋针时不注意按压时间,可能会导致局部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片、酚磺乙胺片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5、神经损伤

如果在埋针时不注意无菌操作,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局部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66
2023-09-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