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正常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3000mL。16岁肺活量特别少,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因为缺乏运动、缺乏营养、肺部疾病、胸廓疾病导致。
1、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长跑、游泳等,可提高肺活量,使肺活量增加。另外,如果患者的体型偏瘦,身体脂肪含量较少,肺活量也会相应较少,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缺乏运动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运动,长时间久坐,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肺活量下降。建议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提高肺活量。
3、缺乏营养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长时间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缺乏,从而使肺活量下降。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鸡蛋等,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可提高肺活量。
4、肺部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肺部疾病,比如肺结核、肺炎等,会导致肺组织受损,影响肺部通气、换气功能,从而导致肺活量下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结核或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比如利福平片、异烟肼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吸入二手烟,以免加重病情。
5、胸廓疾病
胸廓疾病包括胸廓畸形、胸膜疾病等,都会影响到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导致肺活量下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胸廓畸形矫正术、胸膜剥脱术等。术后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身体素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