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刺痛
尿道受到病原菌侵袭时,会导致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神经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尿道刺痛的症状。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界的管道,当发生炎症时会引起局部疼痛感。
2.尿频
由于支原体感染导致尿路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的情况,进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产生尿频的感觉。尿频通常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尿量减少。
3.尿急
支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泌尿系统后,可能会诱发免疫应答,导致尿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可引起尿急的现象。尿急是指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常伴有尿意难以控制的感觉。
4.排尿困难
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尿道狭窄或者梗阻,此时排尿阻力增大,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将尿液排出,因此会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排尿困难可能表现为排尿时间延长、尿流变细等。
5.发热
支原体感染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就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发热通常伴随有体温升高,严重程度不一,可能伴有出汗、头痛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培养以及PCR检测以确认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疲劳,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