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或见到异性老是面红赤耳,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社交恐惧症、植物神经紊乱、神经衰弱等,可根据不同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情绪紧张、激动,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等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激动。
2、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患者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持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表现为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的恐惧,并出现脸红、口吃、出汗、心跳加快、恶心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治疗,同时还需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
3、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类由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多系统机能紊乱,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异常出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谷维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如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进行治疗。
4、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配合电疗、磁疗等物理方式进行治疗。
5、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配合放松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