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肝穿刺

宋自芳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穿刺是一种通过穿刺肝脏组织获取样本的诊断方法,通常用于疑似肝脏疾病或无法确定病因的患者。
肝穿刺是利用细针经皮穿透皮肤和肝脏表面,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入肝脏内部,抽取少量组织进行分析。该过程有助于评估肝脏结构、炎症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肿瘤等异常情况。当肝脏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多种肝脏疾病有关,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肝穿刺常作为确诊肝脏疾病的辅助手段,可与其他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等相结合使用。针对肝穿刺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例如,对于感染性肝炎,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干扰素α可用于抑制病毒复制;而对肝硬化,则需采取保肝措施并避免酒精摄入。
在接受肝穿刺后,应遵循医嘱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此外,均衡饮食、适量锻炼和定期体检也是维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66
2024-08-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