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溶骨性破坏是什么意思

邹华章 骨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溶骨性破坏是指骨骼被溶解破坏,常见于恶性肿瘤。
溶骨性破坏是由于某些细胞因子如前列腺素E2、白介素-6等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导致骨质吸收加速。同时,一些肿瘤细胞会分泌降钙素样物质,进一步促进骨质溶解。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骨折。此外,由于骨质疏松,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骨折。
针对溶骨性破坏,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X线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以评估骨骼结构的变化情况。对于溶骨性破坏,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使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化疗;而乳腺癌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则可能需要采用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
面对溶骨性破坏,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定期复查并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骨骼负担。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