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郑帅 脊柱骨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是由于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当脊椎承受超过其承载能力的压力时,脆弱的脊椎会突然弯曲变形,从而发生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背部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等典型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征兆。
针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X线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折的位置、程度以及是否有神经损伤。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骨吸收剂如阿仑膦酸钠,以减缓骨质流失;而手术干预则可能涉及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并缓解疼痛。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并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同时,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
66
2024-08-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