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偏高一般不会引起环形红斑。血小板偏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引起的,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1、生理因素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肥肉、炸鸡等,就会导致体内血小板出现生理性增高的情况。通常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黄瓜等,血小板偏高的情况就会逐渐得到改善。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疲劳、乏力、出血、血栓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低热、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皮肤发红、眼花、耳鸣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多种严重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重组凝血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