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要吃,感觉好像吃不饱,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不排除是病理因素导致的,比如缺钙、消化不良、锌缺乏症等。家长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宝宝平时吃的奶量比较少,而且吃完奶粉以后,宝宝出现了饥饿的情况,就会出现老是要吃的现象,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平时可以给宝宝适量的喂奶粉,宝宝吃饱以后就会睡觉。
2、缺钙
如果宝宝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就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导致宝宝的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就会出现吃奶量减少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睡眠易惊醒、出汗、枕秃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可以多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3、消化不良
如果宝宝平时吃奶量比较多,而且吃完奶粉以后,没有进行腹部按摩,可能会导致奶粉在胃内无法及时排空,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从而导致宝宝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就会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可以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小儿健脾胃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锌缺乏症
如果宝宝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就会导致体内缺乏锌元素,从而导致宝宝的食欲减退,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赖氨葡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含锌的辅食,比如瘦肉、猪肝、蛋黄等。
5、母乳性腹泻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是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比较高,导致宝宝出现腹泻的情况,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母亲应避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宝宝的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家长应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