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心阳时生黄芪和炙黄芪都可以适量服用,通常没有哪个药物更好的说法。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敛疮生肌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等病症。
1、生黄芪
生黄芪是指采挖后没有经过炮制的黄芪,通常需要洗净后煎服。因为生黄芪没有经过炮制,药效无法完全发挥,所以生黄芪可用于补心阳。
2、炙黄芪
炙黄芪是指采挖后经过炮制的黄芪,通常需要洗净后煎服。因为炙黄芪经过炮制后,药效会更加明显,可用于补心阳。
黄芪与生黄芪的区别主要在于炮制方法不同、药效不同以及治疗疾病不同。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使用,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肥肉等,以免影响药效。另外,对于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症状的患者,不宜使用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