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的淋病一般是指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腰腹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腰腹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多由湿热蕴结、外感风寒、饮食不节、脾肾亏虚等引起。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细菌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治疗。
1、湿热蕴结
湿热蕴结者可遵医嘱服用八正散、三金片等药物,这类药物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湿热蕴结引起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等症状。
2、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者可遵医嘱服用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等药物,这类药物具有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等症状。
3、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者可遵医嘱服用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等药物,这类药物具有消积导滞、清利湿热的功效,可以缓解饮食不节引起的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
4、脾肾亏虚
脾肾亏虚者可遵医嘱服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这类药物具有温补脾肾、化气行水的功效,可以缓解脾肾亏虚引起的肢体倦怠、腰膝酸软等症状。
5、肝郁气滞
肝郁气滞者可遵医嘱服用柴胡舒肝丸、加味逍遥丸等药物,这类药物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痛、头晕目眩等症状。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不利于病情恢复。如果患者服用药物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