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脑后循环缺血是怎么回事

闫振文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脑后循环缺血可能是由低血压、颅内压增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高血脂等引起的。
1.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低于正常范围。由于血压过低,脑后循环的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头晕、眩晕等症状。治疗通常包括调整体位、增加水分摄入和药物治疗,如服用升压药。
2.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水肿、肿瘤或其他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当颅内压升高时,脑后循环的血流受阻,导致缺血和缺氧。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和渗透性脱水剂,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这会导致脑后循环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治疗包括抗凝治疗、血管扩张剂和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方法。
4.颈椎病
颈椎病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紧张或神经受压,进而影响到脑后循环的血液供应。症状可能包括颈部疼痛、手臂麻木等。治疗包括物理疗法、针灸和佩戴颈托等非手术方法。
5.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其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高血脂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脑后循环的血流不畅,引起头晕等症状。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以及使用降脂药物来降低血脂水平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建议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结构性问题,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评估血管状况。
66
2024-10-3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