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面肌抽搐如何诊断检查

闫振文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面肌抽搐可以通过症状表现、面部检查、抽血化验、核磁共振成像、颅脑CT检查、脑电图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1、症状表现

面肌抽搐通常会使患者出现眼睑、口角、面部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等症状,而且抽动的范围可能会逐渐扩大,甚至还会伴有面部肌肉僵硬的现象。

2、面部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部肌肉是否抽动,并且还会进行面部肌肉检查,主要是检查面部肌肉是否存在抽动以及抽动的严重程度,还会检查患者的眼部是否存在异物。

3、抽血化验

患者还可以配合医生进行抽血化验,主要是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比如脑炎、脑膜炎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面肌出现抽搐的情况。

4、核磁共振成像

如果患者在进行抽血化验后,检查结果显示面肌抽搐可能是由于面神经炎、面肌痉挛等原因导致。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明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5、颅脑CT检查

颅脑CT检查主要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某一部位断面扫描的检查方式。通过颅脑CT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颅内出血、脑梗死、脑萎缩等情况,还可以明确判断患者面肌抽搐的严重程度。

6、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主要是利用脑电波进行检查的一种方式,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还可以判断患者面肌抽搐的严重程度。

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3-09-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