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35岁牙齿矫正后遗症和危害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35岁牙齿矫正后可能引发牙齿松动、牙龈炎、牙釉质脱矿、牙齿咬合紊乱、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后遗症和危害,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牙医。
1.牙齿松动
牙齿矫正过程中,牙齿周围的牙周膜受到牵拉或压力,可能导致暂时性松动。这是由于矫治器施加的力量使牙齿移动,但未完全稳定。牙齿松动通常发生在矫正后的初期阶段,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2.牙龈炎
牙龈炎的发生可能与牙齿矫正时口腔卫生不佳有关,细菌感染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边缘红肿、易出血,有时伴有口臭。
3.牙釉质脱矿
牙釉质脱矿是由于牙齿矫正过程中口腔酸碱度失衡,导致钙、磷等矿物质流失,从而影响牙齿结构稳定性。牙釉质脱矿可能导致牙齿表面出现白斑,严重者可伴随疼痛或敏感。
4.牙齿咬合紊乱
牙齿咬合紊乱可能是由不正确的矫正方法引起的,如过度牵引或不当调整咬合关系,导致牙齿排列不齐,进而影响咀嚼功能。患者可能会感到牙齿不适,长期存在咬合紊乱会导致面部肌肉疲劳、头痛等问题。
5.颞下颌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紊乱可能源于牙齿矫正过程中对关节造成的机械压迫或损伤,导致关节内部结构异常。典型症状包括关节区疼痛、下颌运动障碍以及耳鸣等。
针对牙齿矫正后的相关问题,建议进行口腔检查以评估牙齿状况,必要时还可配合X线检查明确诊断。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保持器以巩固矫正效果,定期复查也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过硬食物,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66
2024-12-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