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通常包括白细胞、尿蛋白、尿葡萄糖、尿酮体、尿胆原等。尿常规异常,报告可能不会看,主要与导致异常的原因、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
1、白细胞
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尿常规中白细胞增高,一般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膀胱炎等疾病。如果是尿路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肾小球肾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环孢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尿蛋白
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正常人尿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定性试验为阴性。如果尿常规中尿蛋白阳性,一般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如果是肾小球肾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氯沙坦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等药物进行治疗。
3、尿葡萄糖
尿葡萄糖是指尿液中出现的葡萄糖,正常人尿中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如果尿常规中尿葡萄糖阳性,一般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糖尿病或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等药物进行治疗。
4、尿酮体
尿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如果患者长时间不吃饭,可能会导致体内酮体堆积,从而出现尿酮体阳性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缓解尿酮体阳性的情况。
5、尿胆原
尿胆原是结合胆红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代谢而产生的,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体外,如果患者出现尿胆原阳性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因素导致。如果是肝细胞性黄疸导致,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宾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溶血性黄疸导致,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硫唑嘌呤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平时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