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心力衰竭是什么意思

王俊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长期处于负荷过重状态,导致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随着时间推移,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满足身体需求,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经历呼吸困难、水肿、乏力、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心脏泵血不足有关,也可能是其他并发症的表现。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通常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分析以及肺功能测试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和确定病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常用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而生活方式干预则包括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
对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人群,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心脏负担,延缓疾病的进展。
66
2024-06-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