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总是隐隐作痛然后全身发抖,多考虑是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也不排除与心脏神经症、心肌缺血、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精神压力过大
如果患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引发心脏不适。患者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缓解不良的情绪,也可以多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够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不适。
2、心脏神经症
如果患者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心脏神经症,从而引发心前区疼痛、心悸等症状,疼痛可能会放射至全身,从而出现发抖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普唑仑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期间也要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
3、心肌缺血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心肌缺血,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可能会出现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等症状,从而导致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期间也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4、心肌炎
患者可能因心肌部位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诱发炎症,会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从而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还会伴有身体发抖、四肢乏力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心脏病,可能与长期吸烟、不健康饮食、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胸部压迫、呼吸急促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