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术后肛门下坠感总想排便,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活动量小、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炎症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肠息肉切除术后,局部会有伤口,伤口愈合需要一段时间,在伤口未完全愈合之前,可能会出现肛门下坠感、腹部不适等症状。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伤口的愈合,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
2、饮食不当
如果在肠息肉术后不注意合理饮食,大量食用辣椒、洋葱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刺激肠道,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感等症状。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喝温水,缓解不适症状。
3、活动量小
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如果长时间卧床休息,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出现腹胀、肛门下坠感等症状。建议患者适当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玉米、红薯等。
4、肠道功能紊乱
肠息肉术后,如果患者不注意饮食健康,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喝温水,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肠道炎症
肠息肉术后如果患者不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肠道炎症,出现肛门下坠感、腹部不适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栓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肛肠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