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长出短气,经常气上不来,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气虚、阳虚、阴虚、心气虚等病理因素引起的。
1、生理因素
如果患者近期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可能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患者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可以缓解症状。
2、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临床上常表现为气短、不愿说话、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上述症状加剧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阳虚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临床上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艾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
4、阴虚
阴虚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临床上常表现为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心气虚
心气虚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出现的一系列虚弱证候。临床上常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自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养心生脉颗粒、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经常长出短气,经常气上不来,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