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出汗多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气虚、肾阴虚、气血不足、湿热内蕴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正常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会出现老化,此时机体的代谢也会减慢,从而出现出汗多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以不用过分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2、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患者由于气的固摄功能减弱,会导致津液外泄,从而出现出汗多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来治疗。
3、肾阴虚
肾阴虚是指肾脏阴液不足,无法滋润濡养,制约阳热的功能下降,使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阳热表现出病态。患者通常会出现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4、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指体内的气与血两者都不足的情况,气血不足会导致脏腑功能衰退,使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减弱,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精神萎靡、疲倦无力、气短、心悸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八珍颗粒、气血双补丸等药物治疗。
5、湿热内蕴
如果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湿热过盛,从而影响体内的血液循环,甚至会出现身体盗汗、食欲减退、四肢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
若患者不适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等,有助于症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