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胃幽门螺旋杆菌

窦宣 胃肠外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幽门螺旋杆菌即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于胃黏膜的细菌,可以在胃黏膜中寄生,并能产生毒素,损伤胃黏膜,甚至导致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的疾病,是一种主要的传染源。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进行碳14呼气试验、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药物治疗。
一、原因: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嗳气、反酸、食欲下降等消化系统症状,也可出现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
二、治疗:
1、药物治疗:抗菌药物为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常用四联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甲硝唑等,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等,常用的铋剂有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过敏史及当前使用药物的耐受性,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
2、一般治疗:在治疗期间,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故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使用公筷,以免传染给他人。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并注意个人卫生,定时刷牙,饭后及时漱口等;
3、饮食调理: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不适症状。
66
2023-09-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