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狂犬疫苗后产生抗体并不一定就不会得狂犬病,是否会得狂犬病与抗体产生的浓度、时间、保护力等因素有关。
1、抗体浓度
狂犬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接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狂犬病。如果在打完狂犬疫苗后,体内抗体浓度较高,能够有效中和狂犬病毒,一般不会得狂犬病。但如果体内抗体浓度较低,则可能会导致机体无法抵抗狂犬病毒,从而患上狂犬病。
2、抗体持续时间
如果患者在打完狂犬疫苗后,体内抗体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可以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通常不会得狂犬病。但如果患者在打完狂犬疫苗后,体内抗体持续时间较短,可能在6个月左右,甚至会更短,则可能会得狂犬病。
3、保护力
狂犬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狂犬病,如果患者在打完狂犬疫苗后,能够在机体形成较高的抗体,并且不存在狂犬病毒,一般不会得狂犬病。但如果患者在打完狂犬疫苗后,机体形成的抗体比较低,并且存在狂犬病毒,则可能会得狂犬病。
4、其他因素
如果患者在打完狂犬疫苗后,注意自身的护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并且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则一般不会得狂犬病。但如果患者在打完狂犬疫苗后,不注意自身的护理,经常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长期熬夜,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则可能会得狂犬病。
建议患者在打完狂犬疫苗后,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