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间断性37.3°C属于低热,可能是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结核等原因导致的。
1、生理因素
如果患者平时穿的衣服过多、剧烈运动、喝热水等,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体温出现略微升高的情况,一般不会超过37.3°C,并且在安静状态下,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2、环境因素
如果长期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并且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体温出现上升的情况,一般不会超过37.3°C,并且还会伴随出汗、面色潮红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并且要转移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细菌、病毒等感染所引起,由于炎症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的情况,体温可能会上升到37.3°C,还会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温水擦拭身体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可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加快,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患者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如发热、心悸、出汗等症状,体温可能会出现间断性37.3°C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体温可能会出现间断性37.3°C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雾化的方式进行治疗,如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等。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情绪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