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痛
当肠道受到炎症刺激时,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感。此外,由于局部组织水肿压迫周围神经也会引发疼痛。腹痛通常位于腹部中央,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2.发热
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一种反应,当细菌或病毒侵入身体后,免疫细胞会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使体温调节中枢升高设定点,从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常伴有特定区域的感染迹象,如肛温超过37.5℃。
3.腹部压痛
在肠间脓肿形成过程中,局部组织会发生充血、水肿和炎性渗出,这些变化会导致压力增加,进而产生压痛的感觉。压痛通常集中在脓肿所在的位置,可能会随着体位改变而加重。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医生触诊、超声检查等方法来确诊是否存在肠间脓肿。如果确诊为肠间脓肿,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以促进病情恢复。